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电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使用频繁的交通工具,但电梯的事故时有发生,这些事故主要是因为电梯的维护保养(以下简称维保)不规范引起的。我们在调查了解中发现,电梯的维保过程存在很多问题,严重影响了电梯的安全运行。
1 存在的问题
1.1 使用单位维保意识不强
《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》(以下简称规则)规定:使用单位应当委托取得相应电梯维修项目许可的单位(以下简称维保单位)进行维保,并且与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,约定维保的期限、要求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。
使用单位安全意识不够,对电梯维保没有概念,也没有专门负责电梯的安全管理人员,认为电梯用了好多年,都没出过问题,更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,于是对维保工作放松要求,对维保质量也漠不关心,因而也不管维保人员平时的维保工作是否到位,只要填好维保记录就可以了,这些都会给电梯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。
1.2 电梯维保市场混乱
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》(以下简称条例)规定: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本条例取得许可的安装、改造、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。
目前电梯维保单位良莠不齐,有些维保公司技术力量雄厚,建立了完善的维保质量体系,仪器设备齐全,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严格,经常进行技术培训,保证了电梯维保质量;而有些却是不过几个人的小公司,这些公司挂靠到一些比较大的维保单位弄个资质,技术力量贫乏,必需的设备都没有,更不要说建立维保质量保证体系,依靠社会关系就开始从事电梯维保业务,根本不能满足电梯维保要求,由于成本低,降低维保费用,造成维保行业恶性竞争,使得电梯维保质量根本没有保障。
1.3 维保人员素质不高
在调查中发现,由于维保单位保养业务广泛,品种繁多,但是专业人员缺乏,于是在社会上找一些社会人员或临时人员进行维保,这些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,不熟悉电梯的安全性能,对电梯安全管理也知之甚少,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。还有些维保人员知识面不广,认识电梯单一,面对各式各样电梯,出现了问题,往往无从下手,只有打电话搬救兵及时的排除故障,耽误了时间。
1.4 电梯维保不规范
《条例》规定: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、润滑、调整和检查。
维保人员不能定期对电梯进行维保,这个问题很普遍,有的维保人员一个月去一次,有的是去一次填写两次维保记录,有的根本不到现场,有的到了现场就知道加机油,从来不去轿顶和底坑,敷衍了事,认为电梯只要能运行就平安无事,不注重电梯的保养,完全不按照《规则》中规定的28个半月维保项目进行,至于对电梯进行季度、半年、年度维保,更是不可能的了,这种维保方式达不到电梯维保的目的,让电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。
1.5 电梯救援不及时
《条例》规定: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,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。接到故障通知后,应当立即赶往现场,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。
《规则》规定:维保单位设立24小时维保值班电话,保证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时予以排除,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,维修人员及时抵达所维保电梯所在地实施现场救援,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抵达时间不超过30分钟,其他地区一般不超过1小时。
当电梯出现故障困人后,维保人员应该及时到达现场排除故障解救被困人员,这个是非常重要的。可是有些维保单位没有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,接到电话后就临时找些维保人员去故障现场,耽误救援时间,到了现场由于平时维保工作没做好,结果往往不能迅速排除故障,延缓了救援进度,甚至可能造成了电梯事故。